2017年1月23日 星期一

《思裂》—反派的成魔之路

印度導演禮切沙也馬蘭是一個心思細密的編導,正因為既執導,又編寫劇本,可以隨心所欲地舖排各種細節、伏筆。

《思裂》包裝上很聰明,沒有言明這是一套怎樣的電影,入場前觀眾大概只會設想這是一套講述人格分裂的驚慄片、恐怖片;惟隨著劇情發展,導演到最後竟用了一個始料不及的方式,來「回饋」一直以來有觀看其作品的影迷。

這是一套沒有說明是續集的「續集電影」,遙遙呼應的是2000年那套《不死劫》,也是導演開出的一個「世界觀」。

《不死劫》及《思裂》所講述的,其實是同一個世界觀;前作以另類方式詮釋漫畫英雄題材,布斯韋利士飾演的Dunn,在巨大意外中神奇地無受傷,在森姆積遜飾演的Mr Glass「引導」下,漸漸走上了英雄之路;片末他也終於知道Mr Glass為了「尋找英雄」的執迷而導致的可怕心思。

如果《不》片是英雄自我發現之路,《思裂》就是一條反派成魔之路。占士麥艾禾演的Kevin,在人格分裂中竟然出現突變,成了一個力量強大的「怪物」;倘若這是一套純粹的獨立作品,這個說法可能不成立;但片末出現了Dunn,又提到了Mr Glass,這就不是單純的心理驚慄片。

某程度上,這其實是一個猶如漫畫英雄世界觀的建構過程;《不》片及本片各自為「英雄」、「反派」舖排了完整的經歷,就像一套漫畫英雄電影的「前傳」。

一如以往,導演的劇本其實很有層次,亦具有很多細節,如化成小說可能效果更理想;每一次他都幾乎有扭橋位,這一次也有,不過有「震撼」感覺的前提是,你要看過導演的前作。

假如這個故事是小說或漫畫,玩味可能更大;再引伸是,若果這「系列」有「續集」,絕對期待。

2016年1月7日 星期四

《不可思議的勾魂事件》—一瞥Peter Jackson拍超級巨製前的神采

拍攝荷里活巨製的導演,創作的原點往往是小本製作,甚至是拍cult片出身;如執導《魔戒》(The Lord of the Rings)、《哈比人》(The Hobbit)系列的金像級導演Peter Jackson,早年其實是憑《群屍玩過界》(Dead Alive)、《Bad Taste》這兩套cult片,在影迷間先「響朵」;而此君拍攝小本獨立製作與超級巨製之間,有一套過渡作品,就是於1996年上映、涉及靈魂出竅及靈異奇案的《不可思議的勾魂事件》(The Frighteners)

電影由當年還未公佈自己已患上帕金遜症的《回到未來》(Back to the Future)男星Michael Fox主演;他飾演的Frank遇上交通意外後大難不死,並意外獲得通靈能力,而他往後也以此能力「協助」不同人士,漸漸聞名於居住的小鎮;直至他身處的小鎮突然發生一連串離奇兇案,而Frank會不自覺有所「感應」,並因不時出現在兇案現場附近,而成為了嫌疑犯;他毅然利用自己的異能,試尋找真相,一洗清白;最終,他掀出一個可怕的秘密。

電影雖然觸及連環殺手、通靈等較駭人的元素,但並不過份渲染恐怖氣氛,也沒有賣弄暴烈的血腥場面,而是如《蜘蛛俠》(Spider Man》導演Sam Raimi名作《屍變》(The Evil Dead》般,走的是令觀眾既驚又笑的恐怖喜劇路線,也比《屍》片「輕口味」不少。

本片不會如《凶兆》(The Omen)、《驅魔人》(The Exorcist)這些具宗教色彩的作品般沉重,恐怖氣氛也只點到即止,更多的是喜劇成份,步調輕鬆;全片有多場通靈場面,包括以靈魂出竅「尋找真相」的重頭戲;當電影進入這些劇情時,均有大量令人發笑的錯摸情節,加上氣氛拿捏恰到好處,整體是張馳有度。

來自新西蘭的Peter Jackson,也表現出一些「政治不正確」的設定及劇情,令人忍俊不禁;當中由《活跳屍》(Re-Animator)男星Jeffrey Combs主演的FBI幹探,最為怪雞;此「神探」為人十分神經質,亦因「極端」愛國而走火入魔,查案也往往因為偏執而碰壁,命途可笑又可憐;至於本片大反派的動機、全片的「大橋」,也是跟「愛國主義」有關,但設定相當黑色喜劇,而又具諷刺性。

導演往後的《魔戒》及《哈比人》系列十分工整,場面十分浩大,細節精雕細琢,不過失卻了舊作天馬行空的喜劇味道;而回顧《不》片,其實可以看到導演正在摸索電腦特效,正為拍攝大製作做準備;片中的鬼魂影像,形態猶如《魔戒》中惡靈的「原型」,不過後者精細一些;本片的節奏也比導演其後的大製作明快,剪接十分俐落。

看一個成名導演的前期作品,往往別有一番風味。正因為這些作品沒有太工整的商業計算,發揮總較狂放,也多了些過癮的「惡趣味」,甚至有意想不到的驚喜;將這些作品對照導演的真正大作,可謂相映成趣,重溫本片就有這樣的效果。

2015年12月24日 星期四

2015觀影總結

今年觀影比去年多,上映的戲看了逾100套;影碟買得較密,大概逾150隻;本年觀影應完結,看到的「伏作」不算多,以下這幾套最喜歡。

一是《我們都是這樣長大的》;《情留半天》三部曲導演拍攝12年的作品,「記錄」了一個小孩成長至成年人;電影筆觸淡然,剪接如行雲流水,記載的都是生活小節,卻構成了一闕成長的「史詩」;《情》片男主角演父親,劇本著墨他甚深,人生感懷的轉變,加強了效果,結尾的父子對話最深切;整體覺得電影感人,失落奧斯卡也是非戰之罪。

二是《末日先鋒:戰甲飛車》;《開路先鋒》系列續作,繼續由George Miller掌舵,Mad Max則由Mel Gibson換成Tom Hardy,後者多了一重冷冽;新作映像凌厲,動作戲刁鑽,而且色彩強烈,效果比前作突出,可謂系列巔峰之作,今日技術亦能補足當年導演難以達成的構想;Charlize Theron飾演的女戰士搶鏡,甚至比Mad Max更具主導性。

三是《毒裁者》;本片一如導演前作《心敵》、《罪迷宮》等,刻劃氣氛一絕;電影將典型毒網、警匪題材,包裝成陰冷的驚慄片;全片動作段落不多,但之前的情節往往營造到山雨欲來的不安感,配樂、細節位及剪接精確,「埋牙」片段俐落,沒有半點拖沓;年前憑《毒網》奪過奧斯卡最佳男配角的Benicio Del Toro神采再現,前段低沉,後段爆發力十足。

四是《刺客聶隱娘》;侯孝賢拍攝經年之作,畫面及動作優美,而且氣氛壓抑,角色表現得很含蓄;本片視覺行先,劇本相對地次要,不過著重角色的複雜心境;擔正的舒淇只有12句對白,惟帶出柔中帶剛;電影動作場面精簡,做到快狠準,甚有高手過招味道。

五是《雛妓》;邱禮濤重執社會題材,覺得是其近年的高峰之作,也是蔡卓妍暫時以來最突出的演出;電影雖描述獵奇題材,但沒有太渲染;過去、現在雙線並行,不同角色互相對照,效果頗為感傷。

六是《踏血尋梅》;本片取材自年前的援交兇案,沒有批判任何一方,而是呈現事件中不同當事人的心境,帶出一幅令人黯然的眾生相;化身中年滄桑神探的郭富城演出賣力,白只演兇手更是驚為天人;電影雖有感官場面,但處理其實算克制,不會過於賣弄。

七是《玩轉腦朋友》;感覺這是彼思動畫回歸之作,全片將情緒起伏作為「主角」的設定,發揮成天馬行空的冒險故事,既惹笑又感人;很多對白都令人有共鳴感,配音亦應記一功,加強了感染力。

八是《墮落星圖》;大衛哥連堡重回奇詭風格,選取「荷里活墮落」題材有點大衛連治的味道,但處理依然很「大衛哥連堡」;全片充斥可堪玩味的設定、情節,虛實交錯,感官場面出奇不意;Julianne Moore的忘我演出加強了說服力。

其餘是沒有上映、直接出碟的作品。一是《Roger Waters The Wall》;本片輯錄樂隊Pink Floyd前主音Roger Waters以經典大碟、電影《迷牆》為延伸的演唱會,以及貫穿全片的「旅途」片段,合成一套長片,既是電影舊作的延伸,也可視為續作;「水哥」依舊反戰、反建制,視野更為透徹,既批判當政者,也狠狠記了商賈耳光;演唱會的舞台設計視效用心,「圍牆倒下」一幕極具意象;演唱會以外的片段則有公路電影觀感,透出淡淡哀愁。

二是《智能叛侶》;《28日後》編劇「單飛」的編導新作,是硬橋硬馬的科幻作品,場景設定簡單,但對白、劇情張力十足;電影嚴肅探討人與科技產物間的關係,當中的角力、相處,都很有解讀空間;本片的設定、命題,覺得直逼科幻神作《2020》。

三是《最後的女孩》;本片很特別,明明是cult片的設定,卻處理得很輕柔,不「重口味」之餘,甚至寫人情很細膩;全片將80年代的殘殺片設定不斷扭轉、顛覆,錯摸情節喜劇味甚濃,結局的變奏也十分過癮。

2015年11月26日 星期四

《Roger Waters The Wall》—始終如一的反戰宣言

殿堂級樂隊Pink Floyd的經典大碟《迷牆》,反戰反體制味道強烈,而衍生出的同名電影也被視為音樂電影,甚至是Cult片的傳世之作。逾30年過去,Pink Floyd前主音Roger Waters延續《迷牆》意念,於2010至2013年舉辦全球巡迴演唱會,利用光影、數碼等大型舞台效果,重新演繹舊作;本片正是紀錄了演唱會的實況,並加插Roger Waters人在旅途的追憶經歷,是正宗的「Roger Waters作品」。

可以說,本片既是紀錄片,也是劇情片,也可以視為Alan Parker多年前執導之電影的延伸,甚至是延續。反戰是《迷牆》的母題,該專輯、電影亦希望世人打破彼此之間的牆,甚至是體制之牆,才能得到真正的自由與和平;當中強烈批判教育制度的《Another Brick in the Wall Part 2》,成了劃時代的長青歌曲,其中的「We don't need no education」、「We don't need no thought control」更是多年被反覆引用的歌詞,十分震撼人心。

來到新時代,Roger Waters依舊反戰,視野更沒有停滯不前,甚至對世情看得更為深切;這從其舞台設計中的細節可以看出。 舊作中有一幕飛機放炸彈,導致無限死亡的震撼動畫;今次演唱會中再現飛機陣的畫面,但放下的炸彈還包括不同的品牌、金錢—Roger Waters眼中的戰爭,不再僅限於軍備與槍火,經濟及商賈也是「戰爭工具」,也可以造成巨大的傷害。Roger在一次訪問中,更是直斥金融體制的腐朽,令許多人蒙受慘烈的損失;他看不過眼的是,政府只為100分之1最富有的人服務,政策只管討好這群上流一族。

新電影、演唱會對於戰爭殘酷的描寫及呈現,比原作有過之而無不及。全片(全演唱會)最有力的段落,是當中呈現在近年不同大小戰爭中被犧牲的平民、士兵的資料及相片;更有平民在軍事行動中被視為「附帶傷害」的真實擊殺畫面;投影的小孩面容,透出無奈及絕望,只求戰爭結束;Roger更不諱言點出,當今的戰爭平民被殺害的比率,要比二戰、一戰時都要高;他質疑這一切,更痛恨無辜的生命黯然消逝。

是次最突出、最有象徵性的設定、佈置,正是在演唱會進行期間,漸漸建成的巨大「迷牆」;木匠運用了機械裝置,慢慢築起了圍牆;這過程十分漫長,但就如現實一樣—人們將自己困在牆中,也非一朝一夕的事;體制、權力、人與人之間不信任等等建成的牆,將世界帶往不歸之路;而演唱會最高潮之處,就是將「牆」完全推倒,舞台效果、畫面上都極其強烈,也深刻呈現主題。

至於演唱會以外的片段,也是筆觸細膩。Roger Waters既虛又實的演出,在旅途上追憶亡父,沉思戰爭的慘痛為自己、家庭帶來的失卻;旅途上他遇到的人,無論是現實中還是只存在記憶中的,都述說一個個放不下的憂傷故事;這些片段甚有公路電影的格調,加上對白感人,跟演唱會合在一起,有種微妙的化學作用;而再引申至舊作,更令《迷牆》的故事、背景更為完整,氣勢更為宏大。

Roger也曾重申,只要自己還有能力工作,會一直向世人宣揚反戰訊息,視之為一生奮鬥事業。人老心不老,逾70歲的他帶來了極有心有力的音樂電影傑作,也是令觀眾難忘的演唱會體驗;無論是否看過、聽過原本的專輯、電影,《Roger Waters The Wall》都是值得細味、反思的佳作;而這更是作者義無反顧的反戰宣言,在這個紛亂的時代中,突顯出的是始終如一的人文關懷。

2014年1月8日 星期三

《接近無限溫暖的藍》—紮實、深刻的成長記

 
法國片《接近無限溫暖的藍》盛載的,除了是一對同志的愛恨相纏,還有是主角Adele跌跌碰碰的成長歷程,而且後者的著墨更為深刻。

電影片長近三小時,述說女主角Adele從中學時期到成年任教師的逾十年歲月;她起初對感情及性向都感懵懂,惟經歷過一場霧水情緣後,慢慢了解真我;直至她遇上染藍髮的藝術系女生Emma,展開了一段刻骨銘心的愛情;但隨著二人相處時間日久,亦因著事業的際遇不同,彼此感情從親密得如膠似漆,慢慢變成疏遠,並出現背叛及爭執,美景慢慢被撕破。

本片細膩描寫主角Adele的心境,順著劇情推進,觀眾也一步步感受她的成長,以及當中的患得患失;她最初發現自我時,不忌諱釋放情感,卻了解到坦白會令自己和別人受傷;直至她找到意中人,確認人生目標,又放手一搏地豁出去;後來她經歷種種傷痛,由迷茫到慢慢調適,最後將悲傷放在心底裡,並踏出灑脫的一步。

對於歲月的流逝,電影交待得很含蓄,沒有煞有介事地寫下「多少年後」,或加插過渡片段,效果卻是行雲流水,因為角色的言行舉止印證了一切;藍色亦在電影佔著重要一環,亦從開首的耀目示人得有點刺目,漸漸不經意融入在不同環節當中,轉成柔和的襯托;Emma的藍髮在前半段形同標誌,不時乍現的藍色氛圍亦搶眼;但隨著主角愛得Emma愈深,藍色亦愈來愈融入她的生活當中:衣服、身處的環境、不同用品等,都有或淺或深的藍;藍色形同Emma一樣,變成了她生活不可割裂的部份—即使Emma後來的頭髮已染回金色。

值得一提的是關於Adele參與社運的段落。該段雖然篇幅短,效果卻甚為強烈。女孩發現自我前,也有參與社運,但那時她站出來,像是旁觀者般,為不公的制度、受壓逼的弱者發聲,但始終未算切身,總有點抽離;直至Adele愛上了Emma,她依然走上街頭,但為的不再是別人,而是自己;她從往日關心議題的旁觀者,而變成議題本身;她的眼神亦比以往更堅定,因她很清楚自己所要的,以及理解到要爭取幸福,需勇敢站出來。

電影對於同志的描寫,沒有刻意煽情,反而很平實地呈現不同階段的悲喜;而且整套戲就如年前的《非單親關係》一樣,無論是劇情及設定,都對於同志給予一份尊重;片中情慾段落也如《色戒》般,是用以推進劇情,也為後來充滿劇力的衝突帶來舖墊,而非賣弄及帶有獵奇性;的確,本片的片長確實如「史詩式」電影般,但它並不冗長,相反電影十分雋永,而片不時出現的學術、文學交流,也跟片中角色的經歷對照,更添玩味及餘韻。



2014年1月6日 星期一

《戰火屠城》—「在最深的黑暗中,才有最亮的燭光」

英國電影《戰火屠城》(The Killing Fields)問世三十年,出了新版影碟;入手之餘亦重看這套經典反戰電影,依然覺得這是同類電影的上佳之作。

越戰是不少經典反戰電影的題材,如《現代啟示錄》、《烈血焚城》、《殺戳戰場》等,本片也不例外;不過,跟其他大多數戰爭片以軍人的視角出發不同,《戰火屠城》以兩位記者的視角出發,用較冷靜的角度去觀察這段沉重的歷史歲月。

本片並不強調戰爭如何扭曲人性,而是側重戰火為人民帶來的磨難;兩位主角西尼及迪斯,前者是一位是美國記者,後者是柬埔寨的記者兼翻譯,二人身處混亂不堪的柬埔寨,背景是美軍即將撤出柬埔寨、而「紅色高棉」仍然在柬埔寨進行殘暴清洗的年代;二人走遍鋒火大地,為報導亂局不辭勞苦;片中有呈現戰爭的殘酷,亦有描寫新聞工作者對自身專業的堅持,令本片多了一份濃烈的人文關懷。

對於殘忍、暴力的戰爭場面,電影沒有作太多正面的描寫,呈現更多的是往後的亂局:被暴政壓制的人民、混亂而人民不斷逃跑的絕望城市、無可奈何的家散人亡……此等情節,編導沒有刻意渲染,但一切併合後,卻有很強的感染力;片中最震撼的一幕,是迪斯從赤柬手中逃出後,經過一條屍橫遍野的河畔,角色巨大的求生本能,以及從不熄滅的希望之火,跟漫無邊際的「死亡之道」,形成強烈對比,畫面強烈之餘,亦直擊觀眾心靈。

電影寫新聞工作者的段落,亦是電影出眾的地方;不知怎的,總覺得其他電影中的記者,不是過於誇張,便是有過於失真的主觀設想;本片改編的是真實記者的經歷,本身有歷史的依據,演員的平實演出亦恰到好處;尤其是吳漢潤飾演的柬埔寨記者,演起來很真切;吳氏本身亦是赤柬殘暴歲月的倖存者,對於那段沉痛歲月有深切的體會,他在片中無奈、悲慟的眼神,有種穿透力,亦令人折服。

喜歡本片的另一個原因,是本片強調即使在黑暗、殘酷的歲月,人性的光輝仍然可以得以保存,希望最終亦不再是夢幻,而是可以變成真實;其他反戰電影令人看得痛心,或本身調子陰沉,像上述提過的幾套戲,都是從反面、陰暗的角度去拷問觀眾、反思戰爭的必要性,它們或透過狂亂的戰爭畫面,或透過呈現被扭曲的心靈及犯罪等,去揭示戰爭的荒謬,雖然效果凌厲,但總覺得悲觀,觀感是絕望大於一切。

《戰火屠城》是三十年前的作品,今日看來仍然令人反思;電影提醒著人們戰爭為國家、人民帶來的夢魘是一生相隨;電影描寫體制對傳媒的抗拒態度,更像一部預言書般;本片的精神最經得起考驗:無論經歷的是有多黑暗、多沉重,也不能抹掉心中的良善,更不要放棄希望;即使弱如雞蛋,但只要堅持到底,也會有撼動石牆的一天。


套用九把刀的一句話:「在最深的黑暗中,才有最亮的燭光;在最黑暗的時代裡,才能顯露最光輝的人性。

2014年1月5日 星期日

《腦男》—迷失罪與罰

《腦男》是去年日本的一套犯罪驚慄片,改篇自首騰瓜於的小說,述說的是一位高智天才與另一位變態殺手的角力,當了衍生很多罪與罰的迷思;看完全片,雖覺得劇情上有沙石,但電影帶出的善惡問題十分糾結,令人反思。

看《腦男》的感覺跟《告白》、《贖罪》、《惡之教典》等犯罪電影不同,後者雖然說的都是病態的犯罪,但著重的是扭曲的心理描寫,是非黑白的界線倒是仍然清晰,亦未進一步質疑現存的制度;《告白》中的老師因女兒被殺向學生復仇;《贖罪》中的的母親,亦因女兒死去而向當年的證人問責;《惡之教典》中的暴力教師,犯罪是因為本身人格,而非受外界影響。

來到《腦男》,電影(或小說)像是一次又一次拷問觀眾,現今的制度是否能真正實踐正義?電影出現一個又一個讓角色(觀眾)抉擇的處境,而每次的答案似乎都是懷疑現今的體制;男主角鈴本一郎自小被灌輸成「正義的殺人機器」,亦一次次去狙擊逍遙法外的罪犯,自認為實踐絕對正義,亦認為殺戳只要目的正確便順利成章,甚至可取代固有制度;他的對手則像互相對照的另一面鏡子,純粹為殺戳而殺戳,認為這是自己存在的目的。

電影對於兇案受害者及施暴者的設定,亦跟其他受害者反制、甚至變成復仇天使相異;片中有一個醫生,她的弟弟被乖戾的少年殺害,自己及母親都承受了沉重的傷痛;不過,醫生選擇了一條苦路—自己負起治療少年的責任,試圖令自己得到救贖,令對方改過自新;這一條線貫穿全片,過程十分曲折,而帶給觀眾的質問亦最強烈。

高智主角由生田斗真演繹,他的演出令電影增加了可觀性;片中的他是極聰明,但近乎不具任何情感;演員的表情幾近像機械人般,只有眼神及表情有微小的變化,而當他「實踐正義」時冷靜的舉止,亦加強了說服力;至於跟他有對手戲的殺人狂,由二階堂富美演出;她在《一代電影粉皮》演出狂放,來到本片卻過於漫畫化,帶不出角色的陰沉,有點失色。

至於電影對於體制鞭撻得最劇烈的地方,是呈現在江口洋介飾演的警探茶屋及整個警察團隊上,特別是茶屋;茶屋相信制度、證據,卻經歷一次又一次的失敗,他所信奉的是社會主流認同的價值觀,是非黑白交由體制處理,因為這是最公正;但他的信念(或可代入成觀眾)一步步被主角、所發生的事擊潰:正義是否得到申張,電影沒有給予絕對的答案。


沉重而糾結的命題、主角的上乘演出,可以補足到電影劇情上舖排上的問題;個人覺得這是去年其中一套值得留意的作品,亦有點意外去年沒有在港上映。